跳到主要內容

【同志電影】那些人們 Those People (2015)










(註1)

片名:那些人們
原名:Those People
上映:2015
語言:英語 (美國)
片長:89分鐘
導演:Joey Kuhn
主演:Jonathan Gordon(左)、Jason Ralph(右)


或許,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塞巴斯蒂安」,那個你深愛的摯友、你童年裡最親密的兄弟,那個你從來都不敢表態的心上人。

— 劇情介紹 —

這是部劇情簡單易懂,卻韻味無窮的同志電影,看完有種像是心裡的一塊石琴,被敲響後迴盪在腦中,久久揮之不去的感覺。故事主要圍繞著查理 (Jonathan Gordon 飾)與塞巴斯蒂安 (Jason Ralph飾)兩人之間,複雜矛盾的情感;除此之外,我想電影所要探討的,更多是關於男同志,從迷戀小時玩伴,到不斷摸索、反思成長,直至了解什麼是愛情的過程。











(註2)

電影中有大量的弦樂與鋼琴配樂,其中出現好幾次《彭贊斯的海盜》(The Pirates of Penzance)是塞巴斯蒂安 (Sebastian) 的父親介紹給他跟查理 (Charlie) 的一首歌劇,對塞巴斯蒂安而言,這首歌有兩個重要涵義:孩提時與父親的美好回憶,以及十五年來與查理的親密友情,也隱喻從未向彼此說清楚的內心感受。









(註3)

作為令全紐約唾棄的Blackworth家族法定繼承人,塞巴斯蒂安一直生活在看似富麗堂皇,卻早已支離破碎的家庭中。父親因轉移資金污名而入獄,母親出走,只剩四位好友Wyatt (左1,Chris Conroy 飾)、London (左2,Meghann Fahy 飾)、查理、Ursula (右2,Britt Lower 飾)相伴,在家過著醉生夢死、足不出戶的日子。











(註4)

就在查理生日當晚,因塞巴斯蒂安要求查理搬去跟他一起生活,查理則以陪他與幾位好友一起到附近酒吧尋樂慶祝為條件做交換,巧遇正在酒吧裡彈奏的黎巴嫩籍鋼琴師Tim (Haaz Sleiman 飾)。第一次見到查理的Tim,就對查理展開攻勢,一開口便說:「你很帥!」讓靦腆的查理不知如何回應。當Tim再問查理,為了能跟喜歡的男生搭上話,他會怎麼做時,查理先是看了一眼在酒吧另一端的塞巴斯蒂安,才回答:「我只是遠遠地去渴望,當個愛慕者。」透露內心深處,其實一直在默默守候塞巴斯蒂安,不敢進一步示出愛意,就怕打破這十五年來兄弟般的情誼。就像泰戈爾的詩所描寫: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    生與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註5)

後來,查理如塞巴斯蒂安所願,離開家裡搬去跟他一起住。在整理物品時,塞巴斯蒂安發現了查理還不打算讓他看見的畫像,而畫中的主角就是塞巴斯蒂安。這幅畫是電影一開始,查理在學校老師要求的自畫像作業,但查理卻畫了塞巴斯蒂安 (The Blachworth Boy),一再地表明查理的生活、內心深處都充滿了塞巴斯蒂安。











(註6)

因為Ursula工作的關係,某個晚上查理跟Wyatt被拉去陪她一起聽音樂會。看見台上彈琴的熟悉身影,查理驚覺那個人就是先前在酒吧搭過話的Tim。音樂會結束後,查理在酒會中被Tim認出來,Ursula跟Wyatt識相地藉口先離開,留下查理跟Tim兩個人。他們偷偷爬上紐約的空中花園 (The High Line Park),聊到彼此的過去,才知道原來塞巴斯蒂安在查理11歲失去父親時,親了躲在床底下哭泣的查理,懵懂的查理卻在隔天到學校散佈塞巴斯蒂安是Gay的消息;儘管如此,塞巴斯蒂安還是沒跟查理鬧翻,兩人就此變成了至交。(上圖是音樂會後,Tim跟查理在橋下接吻的場景。)










(註7)

那晚之後,查理就開始跟Tim約會,時常在Tim家過夜,看在塞巴斯蒂安眼裡實在不是滋味,但也沒立場多說什麼。有一天,Tim帶查理到他的音樂會彩排現場,當下只有一架鋼琴跟滿座空蕩蕩的觀眾席,Tim感性地看著查理的雙眼說:「我愛你!」查理一時反應不過來,不知道怎麼回答。Tim接著說:「你不用多說什麼,我知道你也有同樣的感受。」查理很疑惑地反問:「你怎麼知道的?」Tim笑著答:「和你在一起時我哪裡也不想去。」這時查理慌張地站起來,說:「我需要一點時間去接受它,我很喜歡你,但我想我只是沒意識到...」這時,Tim恍然大悟,明白查理心中一直存在另一個人—塞巴斯蒂安,決定要離開查理,只留下一句:「當你做好對別人打開心房的準備時再聯絡我。」

看到這裡,真的很有感觸。曾經也有過,當你在跟另一個人約會甚至交往時,腦子卻無意識地在想著和另一個人相處的畫面或對白。你享受和他相處的時光,跟他對話的暢其所談,你以為你愛的是眼前的這個人,但你在意的始終是不在你身邊的那位。











(註8)

被甩的查理,萬聖節當天跟Ursula和塞巴斯蒂安到Wyatt的酒吧狂歡。看見塞巴斯蒂安正在跟另一個男生調情,打翻醋桶的查理醉醺醺地走過去,不發一語,深深地吻了他。那一秒彷彿時間凍結了,所有的隱瞞、委屈就像嚥下肚的紅酒,在身體內發酵竄動,而塞巴斯蒂安卻只是揶揄地看著查理,笑笑地走開。離開酒吧後,塞巴斯蒂安帶著那個男生回家,輾轉難眠的查理顧不得他們的魚水之歡,衝進塞巴斯蒂安房間,打算跟塞巴斯蒂安攤牌,把話講清楚。

查理激動地嚷著:「你這個混蛋,我們就不討論這件事了嗎?」被打斷的塞巴斯蒂安問:「什麼?」查理雙耳赤紅,指著塞巴斯蒂安:「你心知肚明。我知道你明白我對你的心意」⋯⋯,「我們能待會兒再談嗎?」塞巴斯蒂安想馬上結束這個話題,但查理不肯罷休,眼匡泛淚回絕:「不!我為談這件事都等了十五年了!我們現在就談。」











(註9)

塞巴斯蒂安感到極度不耐煩,決定不理查理的無理取鬧,和床上的男生繼續。查理得不到回應,瀕臨潰堤地喃喃自語:「Tim說得對,我永遠不能再愛上別人了。」塞巴斯蒂安疑惑地問:「查理別鬧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查理絕望地看著塞巴斯蒂安說:「我走,就這麼回事。」在一旁的男子,手撐著臉,臥躺在床上像看戲般突然插入對話:「要是不能上床的話,你要同志朋友有什麼意義?」查理像失了神般,試著加入他們的親熱,就在查理脫掉最後一件衣服,想再次向塞巴斯蒂安索吻時,塞巴斯蒂安驟然抽離,用尷尬結束這場鬧劇。











(註10)

那晚是查理住在塞巴斯蒂安家的最後一夜,他決定放下和塞巴斯蒂安的一切,十五年來理不清也剪不斷的情愫,即使他明白離開塞巴斯蒂安,等同於放任噬毒者無人看管那樣危險。回到Tim身邊後,查理學習怎麼跟愛人相處,如何去好好愛一個人,他也打開心扉讓Tim住了進去。直到接獲塞巴斯蒂安父親去世的消息,他們才又再次相聚。











(註11)

喪禮結束後,所有朋友都在塞巴斯蒂安家聚餐。想要擺脫家族束縛的塞巴斯蒂安,決定賣掉公寓,將所得全數捐給慈善機構作為救贖。當他說出想寄住查理家的請求時,才獲悉查理即將與Tim搬去舊金山生活的消息。這個打擊讓塞巴斯蒂安無法承受,他認為改過自新就能讓一切重新開始,像從前一樣和查理親近,如今查理卻要遠離他跟別人在一起。他站在大樓屋頂邊緣,對著追上來的查理說:「你離開是對的,你找到幸福,但卻與我無關。」查理想盡辦法要阻止塞巴斯蒂安往下跳,而塞巴斯蒂安又再次吻了查理,像發了瘋似地求他留下來。











(註12)

這時,Tim衝上頂樓,看到對查理糾纏不清的塞巴斯蒂安,立刻將他推開,大聲斥吼:「你這被寵壞的小孩!你拿了錢,現在又想要搶別人的男朋友嗎?」撞見這情況,查理更激憤地罵了Tim:「住嘴!你瘋了嗎?那樣推他。」Tim感到非常委屈,認為至始至終查理都站在塞巴斯蒂安那邊,為他辯護,並下定決心退出這段感情。看到Tim轉身走開,塞巴斯蒂安絕望地說:「帶他走!走!離開這裡,你們都走!」,嚇壞了在一旁的朋友們,而查理只是緊緊抱住塞巴斯蒂安,任他歇斯底里地嘶吼:「走啊!我不需要你!」直到塞巴斯蒂安漸漸冷靜下來,查理用他一往過去吻柔的語氣說:「別這樣,沒事了,都好了。」











(註13)

聖誕節過後的紐約,天空是白玉裡鑲著水藍色的沁涼。查理從好久沒回去的家中醒來,睜眼看到坐在床鋪旁的母親,懊惱地說:「他發訊息給我,說明天就要去該死的舊金山了!」卻不敢和Tim說再見。查理的母親說服他去跟Tim告別,當查理來到Tim的住家時,發現已經無人應門,失落地回家。此刻,塞巴斯蒂安站在窗邊,用平靜的語氣對查理說:「對不起,我想你幸福⋯⋯,不管怎樣,我有個道歉禮物給你。」查理好奇地走進房間,看見Tim竟然躺在床上,激動地嗚住嘴巴:「你怎麼⋯⋯,我去過你家⋯⋯」原來是塞巴斯蒂安打電話給Tim,叫他留下來。查理撫著Tim的臉啜泣:「拜託!你不能走,我愛你。」Tim如釋重擔地輕語:「只是我們在錯的時間相遇而已。」











(註14)

電影的結尾,查理忙著佈置即將開幕的畢業畫展。靠在牆邊的地上,有他及為朋友們畫的肖像:Ursula、Wyatt 、塞巴斯蒂安、Tim、London,而查理最後選擇了自己的那張掛上去,端詳了一會兒,微笑離開。

— 觀後感想 —

一開始注意到這部電影,是瞥見電影海報上兩位顏值頗高的男主角 (Jonathan Gordon、Jason Ralph),看了更是驚豔裡面的演員都很優 (就膚淺的外表上來評價)。除了配樂豐富 (有歌劇、弦樂、鋼琴⋯⋯) 外,故事銜接的流暢度、換景的效果都處理地恰如其分,尤其是整部電影的色調都是偏向柔和、飽滿的暖色,容易讓人沈靜下來專注演員的對白、眉間情緒的細節。

其實查理就像你我的寫照,曾經以為寄託在某人身上的情感就是「愛」,卻不了解那只不過是「年少時的迷戀」,對那個人有想法罷了,就像劇中Tim在所說的:「實際上是很不好的,就像纏繞的臍帶。」對自己的好哥們心動、愛慕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兄弟、暗戀求學過程中每天打鬧的朋友⋯⋯,這不只是同志感情世界裡容易遇到的狀況,也是異性戀成長過程中,很有可能經歷的感情摸索期;差別在於,青少年時期,同時面對自我性向的質疑、辯證,與談第一段感情的生澀、反思,同志有著更難言表的小心翼翼與無處宣洩的不安全感。

當電影的尾聲,查理掛上自己的肖像時,也象徵著他終於完整地認識自己,認識愛情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一切的養分都來自於他周遭的好友、情人,以及過去所親身經歷的每個當下。我們不也是這樣跌跌撞撞、錯了再試,直到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麼,不是嗎?

⋯⋯⋯⋯⋯⋯⋯⋯⋯⋯⋯⋯⋯⋯⋯⋯⋯⋯⋯⋯⋯⋯⋯⋯⋯⋯⋯⋯⋯⋯⋯⋯⋯⋯⋯⋯⋯
圖片來源:
註4:影像截圖
註7:影像截圖
註9:影像截圖
註11:影像截圖
註13:影像截圖
註14:影像截圖
聲明:本文章內容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引用請標註出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Open Relationship 是有多open?

Open Relationship 一詞中文翻譯成「開放性關係」或「開放式關係」,是以當事人雙方都知曉並同意為前提,各自向外尋找性生活的伴侶關係。而沒有經過溝通、隱瞞另一半的單方面開放,就是「偷吃」、「出軌」,並不能與之劃為一類。雖然我們總是能用高尚的情操,來合理化複雜的性愛模式,但規則是人訂的,「只性不愛」、「性愛分離」的公式並非只適用於開放式關係,更多的例子則是發生在形成「伴侶關係」前的相處模式,即所謂的「固定性伴侶」,這種只建立於「性」的肌膚之親,究竟和我們所認知的Open Relationship有何不同? 首先,Open Relationship可以很明確界定身份為婚姻中的「配偶」或交往中的「情侶」;相對地,固定性伴侶雖有兩者間相似的往來互動,卻沒有實質上的情感約束,在英文中稱之為FWB(Friends with Benefits) 註1 ,白話一點就是「固砲」的意思—兩個人有經常的性行為,但不是情侶也不是愛人,你可以去找別人,我也可以找其他樂子;核心概念就是:不帶情感、沒有責任也毫無壓力。 現代社會之所以會發展出如此多元的相處關係,背後其實有跡可循 註2 。以下就從圈內普遍遇到的狀況來分析: 1. 性偏好相同的伴侶(same sexual position couple) 兩者都是攻或受所組成的伴侶關係,大多出現在已婚或交往中的情侶。因為愛對方勝過與其交配,渴望穩定關係遠大於情慾跟衝動;但生理需求仍無法從彼此獲得滿足時,便會傾向由外界進行補償,這種狀態又可能衍生出另一種「三人行」的性關係,可以一起玩或各自玩。 2. 年紀相差大(age-gap relationships) 社經地位不對等,例如:學生與社會人士、師生戀⋯⋯等等,其中一方已具備穩定財力及歷練,相較於年輕氣盛的另一方,嚮往刺激、多變的生活,在不同生活圈、不同思維方式下,與其掌控限制,最終淪為形同陌路,不如事先講好在可接受範圍內,發展成開放式關係。 3. 性生活不滿足(sexual dissatisfaction) 第二種年紀差距是反映在性慾望上,因較年長的一方性需求低落,或甚至無法發揮正常性能力,導致另一半欲求不滿,想要尋求年紀相仿或年少者來滿足生理需求;即便如此,此方對性冷感的另一半仍有愛,抑或僅存的責任與離不開的情感。如果談妥

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

國際不再恐同日主題曲【We Are One】 (註1 ) 【We Are One】詞:小寒   曲:蔡健雅 (註2) 怎麼會不心冷    滿是紛爭的新聞 已是時候停損     卻以愛之名不斷產生 誰理睬誰忘懷    我們莫非衹能感慨 在腦海你明白    這不是愛 什麼才更殘忍    謊言或掩蓋傷痕 幾個道歉的吻    當沒發生過要你否認 說會改說關懷    我們總被溫柔收買 說拜拜站出來    給自己愛 We are one   We are all  獨特的你和我 宇宙這聯合國    我們是家人何來你我 看星月交輝不管誰是誰     每個生命都完美 用現在給未來多一些愛 (間奏) 我們生來平等    一個身一個靈魂 有自己的劇本    發光發熱全靠這體溫 不搖擺不徘徊    往明天的路並不窄 去主宰去編排    給自己愛 *We are one   We are all  獨特的你和我 宇宙這聯合國    我們是家人何來你我 看星月交輝不管誰是誰    每個生命都完美 用現在給未來多一些愛 repeat* We are one   We are all   給自己愛 We are one   We are all   給自己愛 We are one   We are all   We are one   We are all ⋯⋯⋯⋯⋯⋯⋯⋯⋯⋯⋯⋯⋯⋯⋯⋯⋯⋯⋯⋯⋯⋯⋯⋯⋯⋯⋯⋯⋯⋯⋯⋯⋯⋯⋯⋯⋯ 【We Are One】這首歌原本是2014年由蔡健雅、林憶蓮、張惠妹、那英四大天后合唱。2017年再度由蔡健雅擔任製作,邀請A-Lin、小S、蕭亞軒、楊丞琳加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獻聲(上圖蔡依林並未獻唱,應換成那英)。「國際不再恐同日」的由來是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正式宣布「同性戀不是病」,因此往後每年的5月17日便定為「國際不再恐同日」。 (註3) 在去年2016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來自全台各地的同志、主張修改民法的挺同團體、支持多元成家的藝人們,紛紛集結於凱達格蘭大道,站上「讓生命不再逝去,為婚姻平權站出來」音樂會